如何理解今年財政?

2023-10-17 15:31:02   來源:好新聞   作者: 宏觀芝道

今年市場很長一段時間裏博弈政策,政策博弈的背後市場始終困惑一個問題,政策空間到底有多大?進入到四季度,資金面有所轉緊,債市开始關心一個更爲務實的話題:四季度財政增量工具有哪些,利率債供給規模有多大?

財政是宏觀研究非常重要的切入口。

一則因爲我們能夠通過稅收、土地出讓金等財政數據輔助判斷經濟形勢。

二則能夠通過政府支出節奏與結構研究政策方向,判斷後續政策取向。

三則地產供需格局發生根本性變化之後,財政對社融和流動性的影響逐步顯現出來,當下跟蹤流動性,我們繞不开財政行爲分析。

民生宏觀團隊持續跟蹤財政,已構築起成熟的研究框架。過去一年半時間裏,我們推出十余篇深度報告,針對市場關心的財政問題做出解答。

回顧這些財政系列研究,我們重在解構今年財政運行的四個特徵,這也是民生宏觀團隊過去一年多的財政研究精華。

一、2023年財政運行或將呈現出“財政貨幣化”特徵,即財政貨幣高度協同。我們系統梳理中國歷史上財政貨幣協同形式,並拆解流動性影響機制。

今年年初,市場預期全年財政收入表現較平(受制於地產表現平庸),財政重點傾向於金融風險防範,預算外債務受到較大約束,今年財政運行需要更多貨幣配合。財政貨幣化將如何推進,並將帶來哪些影響?

我們借助《十五年回顧:財政貨幣化的歷史主线》《中國式財政貨幣化對資金面影響》兩篇系列專題做給出相應判斷。

第一,中國式“財政貨幣化”可分爲三種模式,對資金面影響不盡相同。

第二,回溯過往十五年財政擴張歷程,可以總結得到三條歷史主线:

主线一,預算內外方式並立,但地方能動性強的方式(如非標)趨勢收縮;

主线二,預算內擴張方式有限,近年突破重點在於多渠道盤活存量資金;

主线三,預算外擴張的具體形式不斷翻新,總體方向上是中央加強主導權。

展望 2023 年財政貨幣化趨勢:看點在中央政府主導的預算外形式創新。

二、博弈政策階段,市場一再預期財政擴張,然而現實中財政運行或並未兌現市場預期。市場強預期和政策冷現實背後,隱含今年財政主线:克制。

开年至今,市場始終對較強的逆周期財政措施保持關注。然而事實上今年財政運行保持穩健,這一點已在兩會給出鮮明定調。

正如我們在《從財政資金看政府工作重心一文指出,今年政府逆周期意愿弱於2022年——今年實際赤字率和實際使用專項債額度均低於2022年,意味着2023年寬財政力度弱於2022年。

力度上,今年財政力度總體較去年收斂,呈現緊平衡狀態,且支出以及槓杆責任更多落在中央政府。

方向上,今年中央在外交、國防、債務付息方面加大支出;地方政府在科教、民生領域加大支出。

全年財政總體呈現出來的克制格局,二季度也得到充分印證。

進入四月,經濟增長動能放緩,財政力度卻也同步收縮——債務發行進度弱於往年季節性,財政“疲態”顯露。

我們曾在報告《財政定力的解釋》中明確,二季度財政定力較強,很重要的原因是延續年初預算財政目標——相較實現經濟粗放式高增長而更多關注高質量發展。

也正因如此,相較分子端政策(旨在提振增長),分母端政策(重在化解債務風險)或許才是下半年財政重心。

三、政治局會議後,政策迎來變化。此時計劃外國債發行、省級人大超預期調整計劃等事件再度點燃市場預期——四季度財政是否進入擴張?

8 月以來地產政策密集落地,降准、財政支出提速,市場再度預期穩增長政策。除此之外,9 月中旬一筆計劃外國債發行,多省份人大超預期計劃進行預算調整,市場期待政策加碼,債市也在當前出現回調。

種種跡象是否意味着四季度財政積極擴張?市場對此充滿疑惑。正因熟悉中國財政運行規則細節以及歷史運行脈絡,我們在《財政發力,誤解與真相》對當下市場誤解給出澄清:

第一,8 月財政支出同比由負回正,代表开啓財政擴張新階段?不一定。

第二,9 月計劃外國債發行,代表今年將新增赤字?概率低。

第三,地方政府預算調整,代表地方債務提額增擴投資?不,與化債有關。

疫後財政與基建逐步脫鉤,注重保民生與防風險,今年財政延續這一主线。 展望後續月份,財政增擴基建概率低,後續需對化債增量工具保持關注。

四、2023年並非中國首次面臨財稅短收,歷史上應對財政短收的工具非常多樣化,市場不需要對四季度債券供給過於擔憂。

今年財政收入大概率低於年初預算,市場關注四季度財政是否將啓用新增赤字,填補財政收入不足,從而帶動超額利率債供給,債市面臨供給壓力。事實上,中國財政應對短收工具箱十分豐富,我們在報告《赤字增擴?》中從三個維度論證當前赤字增擴的必要性非常低。 

第一,當前財政融資工具箱充盈,並不必要選擇增擴赤字。

第二,我們測算得到今年財政收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打平,增擴赤字必要性低。

第三,當前時間已經是四季度,增擴赤字撬動的增長效果已經非常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債券供給多增之後,也往往對應着寬松貨幣環境,屆時可以期待四季度降准。

注:本文爲民生證券2023年10月17日研報《【研究集】釐清財政爭議》,報告分析師: 周君芝、周愷悅



標題:如何理解今年財政?

地址:https://www.wellnewss.com/post/50301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導讀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