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如何正確看待油市突發事件

2023-12-26 14:38:02   來源:好新聞   作者: 能源新媒

長期以來,國際石油行業裏有地緣政治溢價(geopolitical risk premium)一說。從長期看,這種情況的確存在。但是,這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地緣政治溢價不一定每一次都會出現,而且出現了也不一定會持久。地緣政治有風險,盲目跟風更危險。在地緣政治危機事件發生後盲目追漲,可能傷及自身。


謎團一:沙特石油設施遇襲


2019年9月14日星期六,沙特阿拉伯阿布蓋格(Abqaiq)原油處理中樞和胡賴斯(Khurais)油田遭到無人機和導彈襲擊,導致沙特阿拉伯原油日產量減少500多萬桶,這相當於沙特總產量的一半,也相當於世界原油總產量的5%。9月16日星期一,國際原油價格开盤大漲10%,當日布倫特盤中最大漲幅爲19.5%。最終布倫特收漲15%,至每桶69.02美元。

然而,國際原油價格之後並沒有因爲此遇襲事件而持續上漲。相反,次日即9月17日,布倫特原油價格大跌6.5%,至每桶64.55美元。之後較長時間,國際油價上下波動,上漲乏力。直到一年半後的2021年3月5日,布倫特油價才回到每桶69美元以上。

圖1 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布倫特原油價格(美元/桶)

沙特阿拉伯是舉世聞名的石油王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石油王國遭受史無前例的襲擊,其原油產量一度下降了一半,爲什么國際原油價格並沒有持續大漲呢?

這是困擾許多市場人士的一個謎團。

主要原因在於沙特阿拉伯的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的技術水平高、危機應對能力很強,導致沙特比世界大多數產油國的復產速度更快。9月17日,即襲擊發生的三天之後,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Abdulaziz bin Salman)召开新聞發布會,表示從9月14日到9月16日,僅僅兩天之內,沙特受損產能就成功恢復了50%,9月底沙特石油產量將恢復到正常水平,這大大超過了外界對沙特復產速度的預期。之前許多市場人士預測沙特原油產量需要好幾個月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如果這么嚴重的遇襲發生在歐佩克其他產油國,那么有可能該國的原油生產會癱瘓很長時間。但是,沙特阿美是歐佩克諸國裏罕有的一家專業化程度高、能力超群的石油公司,因此其復產速度比市場預期的快得多。

當然,2019年9月沙特石油設施遇襲沒有導致油價大漲,也有美國頁巖革命高歌猛進並對油價形成有力壓制等因素的影響。


謎團二:俄烏衝突


2022年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之後歐美等西方國家迅速表示,將對俄羅斯實施包括能源在內的各種嚴厲制裁。俄羅斯是當今世界能源領域的“全能冠軍”和超級大國。其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藏、生產和出口量巨大。其中,衝突前俄羅斯石油出口量超過全球總量的10%。顯而易見,如果俄羅斯石油不能出口,將意味着世界石油供應會失去很重要的一部分,短期內無法彌補。這種擔心在衝突爆發後一度導致油價飆升。2022年3月7日,布倫特原油價格盤中漲至每桶139.13美元,創2008年7月以來最高;3月8日,布倫特原油收於每桶127.98美元,同樣創2008年7月以來最高的收盤價。

然而,油價漲勢並沒有持續多久。自2022年6月开始,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到當年年底已經下跌至每桶85.91美元。

圖2 2022年布倫特原油價格(美元/桶)

2022年國際油價之所以“中道崩殂”,主要原因是俄羅斯與西方關系惡化程度並沒有衝突初期大多數市場人士想象的那么嚴重,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等制裁始終留有余地。

其實,這方面最初跡象不是在6月才出現的,而是早早地在3月就出現了。

2022年3月15日,波蘭、捷克和斯洛文尼亞三個中東歐國家的總理聯袂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這是俄烏衝突爆發後外國領導人首次訪問基輔。在當時基輔正遭俄軍多維攻擊的背景下,這一事件不同尋常。它已經預示了衝突的激烈程度將逐漸降級,而包括石油、糧食在內的全球大宗商品的供求關系將趨於緩和。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敏銳的觀察力、沒有經過專業化的訓練,他或她會很難在第一時間充分理解這一事件的深刻意涵。


謎團三:哈以衝突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發動對以色列的大規模襲擊。國際油價隨之經歷了一波上漲行情,其中布倫特油價從10月6日(衝突爆發前的交易日)的每桶84.58美元上漲至10月19日的每桶92.38美元。

之所以國際油價出現上漲,一方面是因爲衝突發生在世界石油的心髒地帶中東地區,另一方面是因爲這次衝突喚醒了許多人對發生在5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的記憶。

然而,如果對哈以衝突進行冷靜觀察和思考,就不難發現這種既視感是一種錯覺。一方面,目前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尤其是阿拉伯石油輸出國之間的關系與50年前相比,已經大不相同,而現階段阿拉伯產油國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對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再次發起石油禁運。另一方面,哈馬斯與以色列爆發衝突後不久,幾乎所有歐美大國的首腦(包括美國總統拜登、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蘇納克、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其他西方政要“排隊”訪問以色列。他們一方面表達了對以色列的道義等支持,另一方面也施壓以色列不要無故擴大事態。有那么多大國的密切關注和積極幹預,哈以衝突早早地就注定了很難升級、擴大。

與哈以衝突相關的一個地緣政治事件,是近期也門胡塞武裝(the Houthis)的“襲船战”。也門位於紅海南部的東側,扼守紅海“南大門”曼德海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衝突爆發後不久,也門胡塞武裝就开始襲擾“與以色列有關的”船只,方式包括導彈攻擊、武裝劫持等。12月中旬以來,胡塞武裝的襲船活動增加,迫使部分油輪、集裝箱船等船只不得不放棄紅海這一捷徑,進而造成船期延長、費用增加。12月12日,布倫特收盤價創下73.24美元/桶的半年低點,之後出現反彈。胡塞武裝是推漲近期油價上漲的重要力量。

圖3 2023年1月3日至12月22日布倫特原油價格(美元/桶)

但是,我們不可高估這一事件對國際油價的長期影響。首先,憑借龐大的海軍艦隊,美國等西方國家無疑有足夠的實力消除也門胡塞武裝對紅海航行自由的幹擾。其次,從歷史經驗看。1980—1988年的兩伊战爭期間,伊拉克和伊朗兩國曾經針對裝運對方石油的油輪等船只發動“襲船战”,並一度對整個波斯灣內的石油運輸造成嚴重影響。但是,之後以美國爲首的多國海軍在海灣內迅速开展了油輪護航行動,“襲船战”對油價的影響隨之減弱。

展望即將到來的2024年,國際油價既有可能因突發事件的發生出現地緣政治溢價,也有可能出現地緣政治貼水。地緣事件發生後,油價會漲還是會跌,對此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做冷靜而專業的判斷,切不可人雲亦雲,盲目跟風,否則就可能基於誤判,做出錯誤的政策、業務等決定。



標題:2024年,如何正確看待油市突發事件

地址:https://www.wellnewss.com/post/55021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導讀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