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柏熊」再等等!合併要公平會點頭 3大關卡待解

2024-05-22 08:36:00   來源:好新聞   作者: Ellison

Uber於5月14日(上週二)宣布,斥資308億元併購台灣,未來將獨佔國內市場高達75%,被公平會視為「社會矚目案件」。本刊調查,此合併案有3大難關,預料第一關「市場界定」就將引發不同見解,前公平會委員陳榮隆呼籲,中央應趁此整頓長期以來的外送亂象,「若通過該合併案,附加條款恐比併大潤發更多。」

上週二(5月14日),台灣2大外送平台無預警決議合併,Uber斥9.5億美元(約新台幣308億元),由子公司Uber Eats喫下外送龍頭Foodpanda(熊貓)在台所有業務,市佔率從32%飆到75%,遭各界質疑「壟斷」之嫌。


本刊調查,早在2023年中,熊貓就密謀出售台灣業務,整頓不賺錢的部門,進行一連串縮編,包括去年底裁撤台灣的科技中心,今年5月再停止熊貓超市服務。去年即有外媒報導,Uber已組律師團準備接手,傳聞熊貓開出超過10億美元出售台灣業務,但雙方價格談不攏破局。

這樁合併案,是台灣境內非科技業金額最高的交易案,也是台灣首例「平台」合併案。前公平會委員陳榮隆表示:「此案相當複雜,是涉及跨國企業的合併案,不是公平會說併就併,還要2業者母國美國、德國的同意。」正因此案棘手,公平會主委李鎂已定調,這是「社會矚目案件」,必須先開公聽會再審查。

曾經操盤台灣科技廠合併案的律師表示,律師表示,此案有3大攻防焦點,由於Uber和熊貓合併後市佔太高,預料第一關市場範圍(市佔率)就會爭辯得相當激烈,確定市場大小後,才能判定Uber Eats有沒有單方面調整價格、降低服務品質的能力。

針對該項攻防,陳榮隆不諱言:「他們(Uber Eats)會先把市場劃很大。」律師認為,Uber Eats會用「替代性」解套,主張外送價格太貴,民眾可改去實體店消費,「把線下餐廳和賣場都當成競爭者,市佔就會變很小。」但他也提及,過去公平會開罰外送業者,已明文定義2業者是握有消費端和餐廳端龐大客群的外送平台,「Uber Eats得先說服公平會修改市場定義。」

第2個攻防是產業競爭,「公平會要慎防合併後,Uber Eats串聯上下遊、小業者聯合漲價,也會考量未來市場的進入障礙。」律師認為,Uber Eats會以自身經驗,主張外送平台市場進入障礙低,「Uber Eats 比熊貓晚4年插旗台灣,急起直追互為雙雄,代表早期領先者沒絕對優勢。」

但有零售業者直言:「Uber Eats會獨霸生鮮配送服務。」外送平台高層人士說,因發展低溫車隊成本高,國內4大超商(7-ELEVEn、全家、萊爾富、OK)和4大零售(全聯、家樂福、大潤發、愛買),接單後主要都是交給熊貓、Uber Eats負責配送,統一超旗下外送平台foodomo也證實這項說法,「我們沒有自組生鮮車隊。」

第3個攻防重點是產業價值,被業者視為加分項目。今年3月,Uber Eats全球副總Saskia de Jongh特地抵台,宣布過去一年為台灣創造新台幣815億元的經濟價值,「獨佔不能只看壞處,若合併能提升產業效率、就業機會,並降低成本,公平會也有可能同意合併。」陳榮隆說。

Uber Eats樂見合併案過關,但被併的台灣熊貓員工卻士氣低落。2個月前,熊貓母公司曾告知暫不出售台灣業務,言猶在耳卻突然驚傳合併案,員工不禁感嘆:「熊貓在韓國和台灣都是市佔第一,前者繼續經營,台灣卻要被賣掉。」內部人士認為此案仍有變數,只能等待公平會最後的裁決。
 

 

更多鏡週刊報導



 

本文由《》授權提供
 



標題:「吳柏熊」再等等!合併要公平會點頭 3大關卡待解

地址:https://www.wellnewss.com/post/63672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