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表1970年代高管講述工程師腕表的故事

2023-07-12 18:21:59   來源:好新聞   作者: Robot

原標題:萬國表1970年代高管講述工程師腕表的故事

Hannes Pantli,IWC 前市場與銷售總監

1972年就加入IWC萬國表,並於1976年到1997年的逾20年間,長期擔任萬國表全球市場和銷售總監,HANNES A. PANTLI先生 親歷和見證了萬國表50年以來的發展

這次在2023鐘表與奇跡展現場,非常臨時的一個安排我見到了他。沒想到我們之間約半小時的短暫對談,揭开了我對 本年盛大回歸的萬國表工程師系列腕表一些塵封的過往故事,也讓我們對今年萬國表集中力量、重磅推出的新款工程師腕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白映澤和 Hannes Pantli在2023鐘表與奇跡展會現場

------

:從1975年到1985年,有哪些故事依然讓你記憶猶新?

HP:1972年,我加入了IWC萬國表,那是一個輝煌的年代。隨後石英表興起,金價暴漲。我們的產品,特別是 金表的價格在一年之內翻了三倍。那時我專注於中東市場,努力开拓一些新的機會,比如科威特(Kuwait)和巴林(Bahrain)。我們的一個重要客戶是阿曼蘇丹國王(Sultan of Oman)。出差時皇室還多次親自接待我,我們每年會推出四到五個系列的產品專門售賣給他們。珠寶腕表可以說是在這次危機過後挽救了公司。我們還有Golf Club和Polo Club系列,最頂級的則是工程師系列。後來我們又生產了一些手動上鏈腕表,並命名爲達文西SL(Da Vinci SL)。後來又與日內瓦設計師傑羅•尊達(Gérald Genta)合作。

展开全文

傑羅·尊達(GÉRALD GENTA)和IWC萬國表工程師SL腕表(型號1832)

傑羅•尊達總是說,我不僅是設計師,更是一名藝術家。作爲一名藝術家,他說他並不自由,因爲他必須專注於腕表上的時間,而時間反倒困住了他... 不過後來傑羅•尊達爲萬國設計的工程師系列非常棒。我們希望工程師系列具備一些技術細節,比如能提供防磁保護的雙層表殼,機芯必須放置在橡膠墊上。但這樣一來會令腕表變得非常厚重,所以一开始並未取得成功,大家都在說它實在太大、太笨重了。之後讓大家开始理解這種設計、以及新的精鋼系列,確實花費了一些時間,大約用了三到四年才逐漸受到市場的青睞。

IWC萬國表工程師腕表早期間金表款(型號3508)

------

:第一次見到傑羅•尊達時,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HP:我和傑羅•尊達(GéraldGenta)有幾次見面。他是個很好的人,總說自己是名藝術家,或者他試圖成爲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與其他人不同。他不想被定義爲商人。不過後來,他也成爲了一名商人(注: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獨立腕表品牌成功發展),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

:回到上世紀50年代誕生、1976年煥新的Ingenieur工程師系列。那個時候正處於西方經濟危機時期,經濟是一個問題,同時石英危機也是一個問題。這是否意味着我們是被迫發行Ingenieur工程師系列的,或者有其他原因?

HP :實際上, 工程師SL是一條完整的精鋼系列產品线。人們總是問我, SL是什么意思?這與語言相關。可以是法語中的超級奢華(Super Luxury),也可以是奢華精鋼(Steel Luxury),也可能是其它。但這個創意是怎么來的呢?因爲我們的汽車制造商朋友斯圖加特(Stuttgart)在那幾年推出了梅賽德斯SL,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我們。鋼制手表,包括整個SL系列,市場反饋非常好。

補充備注:尊達設計的工程師SL腕表(型號1832)成爲SL系列的標志性代表作,於1976年以2000瑞士法郎的高價發布。由於其40毫米的尺寸,該表不久後有了一個綽號“Jumbo”(龐然大物)。安裝於橡膠緩衝器的自動上鏈機芯8541保證了出色的抗震和抗衝擊能力。軟鐵內殼有效保護了機芯免遭80,000A/m高強磁場的侵擾。

------

:所以那是哪一年呢?

HP:這是在1977年左右。當時 箱子裏的腕表銷售一空,沒人相信,這聽起來像一千零一夜,或者童話故事。但事情就是這樣。

------

:是的,我能理解,我也有所耳聞,那段時期對於很多大品牌來說是非常困難(注:石英危機、經濟危機的雙重打擊令很多瑞士傳統腕表品牌破產或消失)的,所以這 是不是意味着工程師SL腕表在那時挽救了IWC?

HP:工程師系列確實提供了很大幫助。我在1978年與保時捷家族籤訂了第一份合同,並在 1979年推出了第一款Porsche Design腕表,是一款羅盤表。 1980年,我們推出了鈦金屬計時腕表,那是當時瑞士的第一只鈦金屬腕表。費迪南德-保時捷從汽車廠了解到了鈦金屬,他說希望能有一塊鈦合金材質的手表。但沒有人知道如何處理鈦金屬。爲此,我們在日內瓦設立了一個表殼制造廠。

正如你所說,在那個困難的時期,每個人都有財務問題。當時我們的表殼制造商給我們打電話說,非常抱歉,他們沒辦法用鈦金屬做腕表。所以我們不得不在沙夫豪森自己开始嘗試加工鈦金屬。這很大膽,因爲鈦金屬的粉塵也會爆炸,所以我們的制表師經常髒兮兮的。這款鈦合金計時腕表也幫了IWC很多。大家都說未來市場是石英表的了,而我可以說,某種程度上IWC拯救了機械計時腕表。每個人都說這個舉動很瘋狂,但這是一個事實,而且是由鈦金屬打造的,又是保時捷先生設計的腕表,這對於推出機械產品有很大幫助。

------

:除了業務部分,讓我們回到手表的設計和美學風格上,你如何看待尊達的工程師腕表?

HP:我非常喜歡,我認爲這是一個奇妙的設計。我可能沒有意識到當時這塊表太厚了,但這不是尊達先生的問題,是我們的問題。我們當時跟他說他需要爲機械裝置做一個雙層的表殼,也必須在上面放上橡膠墊,讓這塊表變得非常防震,所以那塊手表變得很厚,但今年工程師的新品根據人體工程學進行了改進,做到了完美的平衡。

(採訪完)

背景信息參考

1970年代,著名腕表設計師傑羅•尊達(Gérald Genta)爲瑞士制表名家IWC萬國表創作出工程師SL腕表。2023年,IWC萬國表爲這一標志性作品增添了現代摩登設計,全新IWC萬國表工程師自動腕表40,延續了原型表款鮮明大膽的美學元素和獨特個性,同時符合人體工學設計、表面處理工藝及技術方面的至高標准。

在一篇採訪中,IWC萬國表創意總監Christian Knoop回顧了其耗時數年的研發過程:

IWC萬國表於1955年發布工程師系列腕表。這個系列有何重要意義?

工程師系列腕表相較於其他系列更能體現IWC萬國表的工程師精神——以嚴苛的技術與設計爲導向的制表工藝。該款腕表最初爲工程師、物理學家和醫生等專業人士而研制,其工作環境往往暴露於強磁場中。首款工程師腕表(型號666)堪稱技術裏程碑,內部搭載由IWC萬國表自主研制的首款自動上鏈機芯8531,配備高效比勒頓(Pellaton)自動上鏈系統。軟鐵內殼可有效保護機芯不受磁場幹擾,該技術最初爲IWC萬國表飛行員系列馬克十一腕表(Mark 11)研發,這是一款於1948年專爲英國皇家空軍設計的專業導航腕表。

IWC萬國表總裁講解2023年新款工程師腕表

您如何看待工程師腕表所誕生的時代?

在20世紀50年代,人們癡迷於技術,而工程設計是創新、進步與繁榮的體現。在那個時代,工程成就爲新形式的建築和設計形式奠定了基礎,這些形式也在當時的諸多產品和日常用品中得到體現。這種對於技術進步的樂觀情緒和普遍信念也體現在全新腕表系列的名稱選擇上:Ingenieur,在法語和德語中意爲“工程師”。

1976年,IWC萬國表推出了工程師SL腕表,日內瓦著名鐘表設計師傑羅•尊達(Gérald Genta)爲其賦予了全新面貌。他的成就爲何如此突出?

20世紀50年代發布的首款工程師腕表採用低調內斂的圓形表殼。尊達爲這款腕表貢獻了靈感,使其最終有了自己獨特的外觀。工程師SL腕表(型號1832)採用大膽鮮明的美學風格,圓形表圈通過五顆多邊形螺絲固定於表殼襯圈,並採用棋盤式表盤設計,配備一體式“H”形鏈節表鏈。這些元素令腕表自成一格,與衆不同。尊達由此達成了我們今天所定義的“產品基因的發展战略”。通過使用這些鮮明可辨的設計元素,IWC萬國表得以在數十年間不斷地對工程師腕表進行細微調整,使其風格豐富多變,但仍保留尊達獨有的藝術特點。

IWC萬國表總裁講解2023年新款工程師腕表

如何從歷史的角度來評價尊達的作品

在20世紀70年代,尊達成功打造出全新的奢華腕表類型。堅固、防水而又優雅的精鋼運動表,搭配一體式金屬表鏈,取代了經典的金表。憑借工程師SL腕表此類作品,尊達毫無疑問成爲了這一領域的先鋒人物。另一方面,這些精鋼材質的運動腕表也與時代精神相契合。工作、休闲與運動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這一發展跡象有助於塑造腕表美學。

IWC萬國表爲什么不直接重新發行原版?

起初我們討論過這個問題,但很快就放棄了。因爲如果僅僅是重新推出以前的設計並不符合我們开發工程師系列腕表的初衷。作爲“工程師”兼“設計師”,持續提升和不斷完善已經深深印刻在我們的基因之中。尊達的夫人、尊達遺產協會創始人伊芙琳•尊達(Evelyne Genta)告訴我們,她的先生拒絕抓着舊設計不放,而是要不斷推陳出新。這種精神激勵着我們把工程師SL腕表作爲出發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全新的現代演繹。

這趟旅途通向了何方?

工程師自動腕表40應運而生。該款腕表彰顯着尊達標志性工程師腕表的大膽美學風格,同時滿足人體工學、飾面處理與先進技術的至臻標准。我們花費了數年對表殼比例進行細微調整,每一個細節都精雕細琢。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制造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新款工程師腕表在加工和修飾方面維持着精益求精的卓越品質,拋光及緞面處理的結合就是有力證明。

你們是如何着手改進人體工學設計的?

當時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出一款在纖細的手腕上也能舒適貼合的40毫米表殼。多年來,我們制作了無數精鋼模型,不斷上手體驗並進一步改進表殼比例。工程師SL腕表的表帶相對較寬,鼻形表耳增加了表殼寬度。鑑於此,我們开發出一款用於連接主體表殼和鏈節的新附件,其外觀並未出新,但是它在人體工學設計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現,能夠使腕表更貼合手腕。表殼襯圈的輕微弧度也使其更加符合人體工學。

獨特的表圈是尊達設計的一個顯著特點,IWC萬國表如何使其契合新款工程師腕表?

我們在調節表圈比例和處理飾面上花費了很多時間。最明顯的區別是我們使用了真正的多邊形螺絲。在工程師SL腕表上,帶有五個螺絲的表圈直接擰在表殼襯圈上。而螺絲的位置完全隨機,從未處於同一位置過。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樣的設計一直困擾着我。如今,在工程師自動腕表40上,五顆螺絲將表圈固定於表殼襯圈上,因此它們總能處於同一位置上。

工程師腕表的特色之一是採用浮雕式結構的表盤。你們是如何加強這部分的?

與工程師SL腕表(型號1832)相似,工程師自動腕表40的表盤採用“網格”結構設計。該圖案由相互垂直的細线組成,壓印於軟鐵坯件後再經電鍍工藝處理。該圖案覆蓋整個表盤內部區域,而環繞分鐘刻度的表盤外部區域仍然保持光滑。IWC標識的比例及其在表盤上的位置經過精心調整,可以確保它與“網格”圖案嚴密對齊。塗覆夜光材料的時標確保在夜間依然清晰易讀。

你們還進行了哪些其他的改進?

我們優化了無數乍看之下難以察覺的細節。例如表鏈上部的有些鏈節現在是閉合的,看不到鏈接痕跡。這一特點不僅提升了整體品質,也突顯了腕表出色的表面修飾工藝。簡潔利落的蝴蝶式折疊表扣充分展現了表鏈的美感。還有一個細節優化的例子是略微呈弧面的表鏡。經過精細的調整使其更加契合腕表整體的比例,盡顯精致考究。

能否介紹一下新系列的其他特色?

工程師自動腕表40採用精鋼材質,有黑色、鍍銀和海藍色三款表盤供選擇。海藍色是全新的表盤顏色,一種介於綠色和藍色之間的迷人色彩。我們還在打造另一個鈦金屬版本。IWC萬國表於20世紀80年代率先使用鈦金屬材質。這一輕盈、耐刮的金屬材質體現了IWC萬國表在工程和材料方面的專業度,因此與工程師腕表完美契合。

表殼內部的機械裝置是怎樣的?

該系列所有表款均搭載IWC萬國表自制的32111型機芯,配備雙向棘爪上鏈系統,提供120小時動力儲備。承襲工程師腕表的傳統,所有表款搭載可保護機芯不受磁場幹擾的軟鐵內殼。此外,該款腕表具備10巴防水能力,使其成爲適配工作休闲場景的功能性伴侶。

創意過程對您和您的團隊而言意味着什么?

設計師並非每天都有機會對工程師SL腕表這樣的標志性傑作進行重新演繹。尊達的成就值得最高的敬意。我們深諳這其中蕴含的巨大責任,因此十分謹慎地推進着這項工作。我們深入討論了每一個可見的改變,且自問:我們做出的調整是否合理?伊芙琳•尊達(Evelyne Genta)告訴我們她的先生一定會對全新工程師自動腕表40贊賞有加,我們感覺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得到了回報。

------輕輕的分割线-------

---- 鐘表遊 -----



標題:萬國表1970年代高管講述工程師腕表的故事

地址:https://www.wellnewss.com/post/43950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