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下半年利率債供給壓力?

2023-07-11 13:25:13   來源:好新聞   作者: 天風固收孫彬彬

摘 要

穩增長訴求疊加地方債務困境,下半年利率債供給情況怎么看?

按照沒有增量政策估計,我們預計下半年國債發行約5.15萬億,淨融資約2.2萬億,目前來看節奏仍然平穩、基本符合季節性;地方債發行約3.66萬億,淨融資約1.65萬億,與幾個穩增長訴求較高年份相比節奏有所後置;政金債發行約2.91萬億,淨融資約1.35萬億,對應全年同比增速11%。

假如政策推動用好地方債結存限額、進一步增發專項債,則對應增量地方債供給壓力,但我們預計量級或難以超過去年(5000億元)。

另外,盤活限額可能對應兩種投向——新增專項債穩增長、發行特殊再融資債置換隱債,但兩者對債市的影響並不相同。邏輯上來看,前者體現寬信用、穩增長訴求,對債市可能造成一定短期壓力;後者則對應低息債券置換高息債務,雖然增加利率債供給,但實際上加劇了資產荒,對債市是利好。

且當政策訴求明確加碼時,預計廣義財政範疇也會有相應的配合手段,政金債余額同比增速可能上行。

利率債供給壓力是否對債市構成擾動?

關鍵還是在於穩增長政策能否協同發力,財政信用產業政策能否共同提振社融增速,一方面決定了市場交易重心,另一方面決定了資金面的客觀壓力。

對於後者,還需要觀察貨幣政策的配合程度。從結果角度觀察,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在財政信用等政策加碼、高頻數據邊際改善期間,央行並未進一步呵護資金面,而是順勢而爲削峰填谷,通常資金利率也會呈現波動區間放大、中樞上移的情況,例如20228月下旬到9月、20231-2月。

對於當下,考慮到宏觀面上暫時還難有大的變化,我們建議繼續票息爲主,兼顧久期。

7月會議臨近,市場仍然在關注增量政策,一大關切在於財政相關舉措。穩增長訴求疊加地方債務狀況,下半年利率債供給情況怎么看?我們先從回顧上半年利率債供給情況入手。


1. 上半年利率債供給情況如何?


上半年利率債供給壓力較爲溫和,其中國債淨融資基本符合季節性,地方債發行節奏先快後慢,政金債淨融資同比顯著提升。

一方面,开門紅訴求下財政靠前發力,提前批額度頂額下達,一季度地方債發行顯著放量;但進入二季度後地方債發行有所放緩。

另一方面,上半年政金債發行規模超季節性,余額增速自1月以來(9.50%)一度躍升3.16個百分點至12.66%4月高點數據)。

1.1. 國債淨融資基本符合季節性

2023上半年國債淨融資9612億元。假如全年國債淨融資規模與2023中央財政赤字規模一致,則對應上半年國債淨融資進度30.4%,基本符合季節性。

分類型觀察,附息國債方面,2023上半年1-10Y各關鍵期限國債發行數量與往年水平接近,但平均單只發行規模繼續增長;超長債品種平均單只發行規模則有所回落。

貼現國債方面,2023上半年延續了2022年繼續發1M2M短期限品種的情況,不過3M期限仍爲主要發行品種。

儲蓄國債方面,其總發行量和平均單只發行規模較往年水平稍有減少。

1.2. 地方債一季度節奏前置,二季度有所放緩

上半年地方債發行節奏一季度較爲前置,進入二季度後有所放緩,6月後又有提速。與過去幾年相比,目前總體進度不快。

從發行規模看,2023上半年新增一般債發行4344億元,新增專項債發行23092億元,再融資一般債發行10969億元,再融資專項債發行5360億元。新增地方債發行規模佔全部地方債發行規模的63%,與歷史水平基本相符。

從發行進度看,2023上半年新增一般債發行進度60.34%、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度60.55%,與年初穩增長、开門紅訴求較高的年份相比,今年地方債發行進度相對偏慢。

上半年地方債發行進度主要受4-5月拖累。一季度在去年底下達的提前批額度基礎上發行較快,但一季度數據顯示穩增長取得一定成效,使得第二批額度下達時點相對後置,4-5月地方債發行節奏明顯放緩。6月,各地在第二批額度下達、預算調整完成後繼續發債,使得發行進度又邊際加快。

從新增地方債投向看,與各自歷史平均水平相比,2023上半年投向城鄉建設、社會事業、水務水利等領域的佔比有所提升,投向棚改、收費公路等領域的佔比有所下降,背後反映了基建重點發力方向。

2023上半年地方再融資債發行規模1.63萬億(一般債10969億元、專項債5360億元)。並未發行用於償還存量債務的特殊再融資債。

1.3. 政金債發行和淨融資規模同比提升

2023上半年政金債發行和淨融資規模較去年同期上升。

2023上半年政金債發行規模3.57萬億元,較2022上半年增長0.71萬億元;淨融資1.20萬億元,較2022上半年增長0.48萬億元。截至20236月底,政金債存量余額增速升至12.36%

分主體看,2023上半年,國开債、農發債、進出口債總發行額分別爲1.36萬億元、1.25萬億元、0.95萬億元;淨融資額分別爲4992億元、3762億元、3262億元。與2022上半年相比,三大政策行金融債發行和淨融資規模均有上升。其中農發行淨融資佔比上升、進出口行下降,國开行基本不變。

分期限看,2023上半年發行期限結構較此前變化不大。


2. 下半年利率債供給怎么看?


2.1. 預計國債發行約5.15萬億,淨融資約2.2萬億

我們預計2023下半年國債發行約5.15萬億,淨融資約2.2萬億。

中央財政的收支缺口需要通過國債淨融資來彌補,歷年國債淨融資實際規模和中央財政赤字目標基本一致。

假定全年國債淨融資規模與今年中央財政赤字安排31600億元基本一致,基於上半年國債淨融資9612億元,則下半年國債淨融資約2.2萬億元。加之下半年國債到期規模爲29464億元,則推算得國債發行總規模約爲5.15萬億元。

預計下半年國債發行數量、淨融資進度基本符合季節性。

首先觀察國債發行規律,附息國債1235710年期每個月通常各發行1只,30年期基本每月1只、偶爾少數月份停發,50年期通常每年發行3-4只。

貼現國債12個月期限的通常每月發行一次,3個月期限的通常每周發行一次,6個月期限的通常在上半年每月發行一次、下半年每月發行兩次。

儲蓄國債通常在每年3-11月間,每個月各發一只3年期和5年期,偶有月份停發。

再結合今年三季度發行計劃,由於計劃發行數量和往年情況類似,且實際發行數量通常與計劃數基本一致,由此推得今年三季度國債實際發行數量大概率也會符合歷史規律。

雖然近年來單只國債平均發行規模在增長,但相鄰兩個季度間的平均單只規模也不會有很大差異。因此三四季度發行規模佔比仍然可以參考季節性來評估。

通常三季度國債淨融資佔下半年的40%-50%左右,如果今年的比例是45%,則對應三四季度的國債淨融資規模分別約爲1萬億和1.2萬億。

變數在於,基於當前宏觀圖景,是否會有大規模增發國債可能?

結合歷史邏輯觀察,尚未出現追加國債的明確信號,也即出現經濟以外的重大衝擊。

雖然2006年後國債採取余額管理制度,理論上可以在限額內運用結存的空間(目前8000億元左右)。但根據我們團隊前期報告(《如何看待財政赤字與積極財政?》,2023627日),一方面政策可能需要留有一定騰挪空間,另一方面決策層較爲重視3%的赤字率約束,因此我們認爲除非出現經濟以外的重大衝擊,否則在年中對中央預算和中央財政赤字作調整的可能性很小。

2.2. 預計地方債發行約3.66-4.16萬億,淨融資約1.65-2.15萬億

我們預計下半年新增一般債發行約0.3萬億,新增專項債發行約1.5-2萬億。

參考歷史,每年新增一般債實際發行規模與地方財政赤字基本一致,新增專項債實際發行規模與當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基本一致。

專項債額度發行情況與下一年額度分配相關(比如當年不發完下一年額度可能會有所下降),地方政府盡可能將當年度專項債限額發行完畢的訴求也較爲強烈,因此基本都會用完當年新下達的額度。

據此評估,2023年財政預算中,地方財政赤字7200億元、新增專項債額度3.8萬億元。而2023上半年新增一般債已發行4344億元、新增專項債已發行2.3萬億元,從而推得2023下半年既定計劃內的剩余待發新增一般債約2856億元,新增專項債約1.5萬億元。

對於具體的發行節奏,可以參考已披露的三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

在第二批地方債額度下達,以及地方預算調整完畢的基礎上,各地計劃在三季度發行新增一般債1430億元、新增專項債8342億元,上述兩項規模較二季度相比均略有下滑;剩余額度或許要等到四季度再發行。

不過發行重心預計主要還是落在三季度。

一是假如後續政策提出加快發行訴求,節奏可能會有所前置。2018年以來政策層面多次督促加快專項債發行和使用,以發揮專項債券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爲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假如政策明確提出進一步加快發行要求,尤其是明確具體發行時限,則發行節奏大概率會相應調整。

二是通常計劃規模和實際發行規模會有一些誤差。今年三季度實際發行規模可能比計劃所公布的更大。

我們預計下半年普通再融資債發行約1.86萬億元,淨融資約-0.15萬億元。

通常再融資債發行規模會略少於到期規模,2019-20202022年再融資債發行比地方債到期規模分別少2184億元、1864億元、1649億元,基本維持在2000億元左右,且呈現逐步減少趨勢。綜合考慮地方政府財力狀況和2023年地方債到期規模顯著提升,我們預計2023年普通再融資債淨融資約-1500億元。

2023上半年,再融資債發行約1.63萬億元,淨融資約70億元。結合下半年地方債到期規模約2.02萬億元,預計下半年普通再融資債發行約1.86萬億元,淨融資約-0.15萬億元。

對於地方債限額內的增量運用,理論上有空間,但空間也有限。較樂觀估計下可能是和2022年情況大致持平,即盤活限額空間5000億元左右。

2022年末剩余一般債空間理論上限約1.44萬億元,專項債空間理論上限約1.15萬億元:

據財政部披露,2022年底全國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余額143896億元,專項債務余額206722億元,上述債務絕大多數以地方一般債和專項債的形式存在。一般債務限額158289.22億元,專項債務限額218185.08億元。綜合上述,推算得一般債運用空間理論上限約14393億元,專項債空間上限約11463億元。

但上述空間並不能全部用作地方債增量發行。

其一是新增一般債並不能隨意發行。根據跨年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地方政府並不能隨意增發一般債,即使余額仍然控制在限額之內。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如出現短收,通過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或其他預算資金、削減支出實現平衡。如採取上述措施後仍不能實現平衡,省級政府報本級人大或其常委會批准後增列赤字,並報財政部備案,在下一年度預算中予以彌補”

                      ——201410月國務院《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

其二是專項債結存額度的分布是結構性的,難以完全用盡。結存額度分散在各地,並非各地方限額內可直接使用,而是要經過“回收-再分配”,空間上限並不能完全用盡。部分省份可動用空間已經較小。2022年的操作是結存限額70%各地留用,30%中央財政收回後統籌分配並向成熟項目多的地區傾斜。經過再分配後,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可能會發生變化。

因此較樂觀估計下可能是和2022年情況大致持平,即盤活限額空間5000億元左右。

這部分增量運用可能有兩種用途,一是增發專項債發揮穩增長作用,二是重啓特殊再融資債置換隱債,緩釋地方政府債務壓力。

第一種情形下,預計推升下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至2萬億左右。

第二種情形下,預計2023下半年特殊再融資債發行規模可能在0.2-0.4萬億元左右。

結合各地2023年預算報告,較多地市存在“爭取高風險地區降低債務風險試點”的類似表述。我們預計今年按照建制縣試點的力度推行隱債化解,特殊再融資債仍有重啓可能。全國範圍大規模隱債置換預計可能性較低,因爲決策層依然關注60%的負債率約束。

“當前,有觀點擔憂政府債務風險加大。對此,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我國政府債務率不高。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約35.07萬億元,包括一般債務余額約14.4萬億元、專項債務余額約20.67萬億元,均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債務限額之內。近年來,中國政府法定債務余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控制在50%左右,低於國際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風險總體可控。”

               ——新華社:如何看待當前地方財政運行態勢?

對於發行特殊再融資債置換存量的非債券形式債務,參考2021-2022年力度,特殊再融資債發行規模可能在0.2-0.4萬億元左右。

綜上,我們預計基准情形下,2023下半年新增一般債發行約0.3萬億,新增專項債發行約1.5萬億,再融資債發行約1.86萬億、淨融資約-0.15萬億;

如進一步盤活限額,用於增發專項債情形下,2023下半年新增一般債發行約0.3萬億,新增專項債發行約2萬億,再融資債發行約1.86萬億、淨融資約-0.15萬億;

如進一步盤活限額,用於推動特殊再融資債情形下,2023下半年新增一般債發行約0.3萬億,新增專項債發行約1.5萬億,再融資債發行約2.06-2.26萬億、淨融資約0.05-0.25萬億。

2.3. 預計政金債發行約2.91-3.36萬億,淨融資約1.35-1.8萬億

政策性金融債由於通常不公布發行計劃,其供給測算主要思路是根據其逆周期力度推斷淨融資和總發行規模,再通過發行規律來推算其具體發行節奏,整體預測偏差相對較大。

參考歷史來看:

2015年經濟下行和信用收縮的壓力較大,首次由政策行向金融機構發行專項金融債,並設立專項建設基金,依托專項金融債完成資金注入。參考國开行年報,2015-2017年爲專項金融債發行高峰(三年分別爲5870億、6002億、2080億),2018年後逐步停止發行。三年發行高峰期間,政策性金融債余額同比階段性止跌回升,讀數大致在9%-13%區間。

2022年政策先後推出兩批各3000億元政策性开發性金融工具,並調增8000億元政策行信貸額度(不過我們認爲增量政策資金來源可能未必完全來自政策性金融債,其與結構性貨幣政策投放也有一定聯系),相關時點大致在20226-9月,期間政策性金融債余額同比在9%-10%左右。

基於歷史,如果穩增長訴求提升、增量政策進一步出台,預計廣義財政範疇也會有相應的配合手段,政策性金融債余額增速可能會有小幅上行至13%左右。而假如沒有明確的政策加碼,則余額增速預計相對偏低,可能維持在11%左右。

同比增速13%情形下,到2023年底政金債存量約25.5萬億元,較20236月末的23.66萬億元增長約1.8萬億元。結合下半年政金債到期規模1.56萬億元,推算得2023下半年政金債發行3.36萬億元。

同比增速11%情形下,到2023年底政金債存量約25萬億元,較20236月末的23.66萬億元增長約1.35萬億元。結合下半年政金債到期規模1.56萬億元,推算得2023下半年政金債發行2.91萬億元。

綜上,2023下半年預計政金債發行約2.91-3.36萬億元,淨融資約1.35-1.8萬億元。


3.小結 


穩增長訴求疊加地方債務困境,下半年利率債供給情況怎么看?

按照沒有增量政策估計,我們預計下半年國債發行約5.15萬億,淨融資約2.2萬億,目前來看節奏仍然平穩、基本符合季節性;地方債發行約3.66-4.16萬億,淨融資約1.65-2.05萬億,與幾個穩增長訴求較高年份相比節奏有所後置;政金債發行約2.91萬億,淨融資約1.35萬億,對應全年同比增速11%

假如政策推動用好地方債結存限額、進一步增發專項債,則對應增量地方債供給壓力,但我們預計量級或難以超過去年(5000億元)。

另外,盤活限額可能對應兩種投向——新增專項債穩增長、發行特殊再融資債置換隱債,但兩者對債市的影響並不相同。邏輯上來看,前者體現寬信用、穩增長訴求,對債市可能造成一定短期壓力;後者則對應低息債券置換高息債務,雖然增加利率債供給,但實際上加劇了資產荒,對債市是利好。

且當政策訴求明確加碼時,預計廣義財政範疇也會有相應的配合手段,政金債余額同比增速可能上行。

利率債供給壓力是否對債市構成擾動?

關鍵還是在於穩增長政策能否協同發力,財政信用產業政策能否共同提振社融增速,一方面決定了市場交易重心,另一方面決定了資金面的客觀壓力。

對於後者,還需要觀察貨幣政策的配合程度。從結果角度觀察,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在財政信用等政策加碼、高頻數據邊際改善期間,央行並未進一步呵護資金面,而是順勢而爲削峰填谷,通常資金利率也會呈現波動區間放大、中樞上移的情況,例如20228月下旬到9月、20231-2月。

對於當下,考慮到宏觀面上暫時還難有大的變化,我們建議繼續票息爲主,兼顧久期。

風 險 提 示

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超預期,財政政策增量超預期,測算可能存在一定誤差。

注:本文選自天風證券於2023年7月11日發布的《如何看待下半年利率債供給壓力?》,證券分析師:

孫彬彬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16090003



標題:如何看待下半年利率債供給壓力?

地址:https://www.wellnewss.com/post/43834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