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須,從力量象徵到病菌幫兇

2023-05-06 08:10:06   來源:好新聞   作者: Robot

原標題:胡須,從力量象徵到病菌幫兇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胡須,從力量象徵到病菌幫兇

到了青春期,在雄性激素作用下,由於臉部血運豐富,男性就开始長胡須。胡須的生長速度很快,現代人習慣每天修剪。而在歷史上,胡須不單是一種生理現象,更是力量、尊嚴的象徵,蓄須有着非比尋常的意義。

在古代猶太人的觀念中,胡須是力量的化身,是“神”賦予的男子氣概。《最後的晚餐》一畫中,耶穌就留着胡須,基督教徒也大多會蓄須。公元 17 年,留着大胡子、被視爲野蠻人的日耳曼人擊敗了羅馬人,胡須更是被視爲威武的象徵,男人紛紛蓄起大胡子。

在 12 世紀的法國,蓄須一直是一種時尚,代表高貴與尊嚴。國王在舉行重大活動時,會戴上用頭發制作、長且整齊的假胡須,就連女王也會佩戴黃金制作的假胡子。當時的法國女性也十分青睞留有胡須的男士,最著名的是法國國王路易七世的前妻埃拉諾。與埃拉諾結婚一段時間後,路易七世剃掉了自己的胡須,埃拉諾看到後憤而離婚,後嫁給留有漂亮胡須的英國國王亨利二世。之後,亨利二世爲了奪回埃拉諾曾擁有的土地,兩國开啓了 300 多年的爭奪战,這就是史上著名的“胡須大战”。在伊麗莎白一世時,蓄須極其盛行,胡須甚至會被修剪成很多樣式。到了1610年,路易十三登基,他那張沒有胡須的臉讓淨面風靡一時,蓄須又變得過時了,到了18世紀英國人也很少蓄須。

在17世紀的俄羅斯,留胡須的人被視爲男子漢。後來,俄國沙皇彼得大帝在1697年組建“使團”到西歐去考察,甚至去荷蘭船廠裏當工人。遊歷中,他發現西歐非常先進,並沒有很多人留着大胡子。於是,他在1705年頒布法令,規定所有人必須剃須,如果有人堅持蓄須,那么所收稅額與他們的社會地位成正比。

1853 年,克裏米亞战爭爆發,由於沒時間刮胡子,取勝歸國的英軍士兵大多有着大胡須,一時間,蓄須再度被認爲是力量的象徵,重新風靡歐洲。隨後不久,德皇威廉一世登基,他的標志性“海豹胡”也成了權威的象徵。他的孫子威廉二世覺得“海豹胡”不足以彰顯個性,於是把胡須兩端向上高高翹起,形成了更張揚的“牛角胡”,胡須樣式也變得各種各樣。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發後,由於需要佩戴防毒面具,战士不能留有大量胡須,蓄須幾乎在西方世界消失。直到 20 世紀 60年代,蓄須又一次盛行,並逐漸演變爲純粹的時尚。

這種“胡型”在 19 世紀中期被歐洲男人青睞

展开全文

在中國古代,男子也有很長的蓄須史。《莊子》將“髯”列爲八極之一,即形體優異之處。在古代男子中,須髯最爲有名的要數關羽,關羽青須飄飄,“髯長二尺”。不同時期,男子的胡須樣式不同 ,比如战國人的胡須像倒過來的菱角 ,向上翹 ;漢代人的胡須是左右兩撇 ,顯得威嚴莊重;到了隋代,人們需按照身份把胡須編成辮子。到了魏晉時期 ,很長一段時間裏“胡子殊不受重視”。

20世紀前 ,男人刮胡須時常因工具不稱手導致破皮出血 ,嚴重時可發生感染,這點也助推了蓄須習慣的保留。但胡須的清潔不僅是美觀問題,還關乎人體健康。古埃及人便認爲毛發是不潔的象徵,容易長蝨子或藏一些污垢。毛發確實易吸附微小物體,即使用清水洗臉,也很難保證其潔淨。其次,長胡須的部位表皮油脂分泌較多,如不及時清理,極易滋生微生物。隨着剃須工具的發展,以及“細菌”的發現,衛生與健康備受重視,不少男性开始放棄蓄須。歐美甚至出台相關規定,禁止蓄須男性處理食品,醫院的蓄須患者必須刮掉胡須,政府也希望男性工作人員的臉上幹淨無須。

縱觀中外蓄須史,從古代的胡須崇拜,到男性力量象徵,再到不衛生,如今,胡須已走下“神壇”,徹底變成了自由的個人喜好和審美。

作者:吳欣怡,南京醫科大學第二臨牀醫學院

(原文刊於《生命時報》第1672期)

編輯:張玉婷

審核:夏媛媛

yixuelishi

微信號|yixuelishi

醫學的歷史與文化



標題:胡須,從力量象徵到病菌幫兇

地址:https://www.wellnewss.com/post/39105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