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給制造業裝上“數字引擎”

2022-01-10 12:00:12   來源:好新聞   作者: Robot

智能制造本身是一個重要的產業,它一方面涉及到信息技術、軟件、人工智能等軟件技術,另外一方面涉及到傳感器、智能裝備等智能硬件。南京發展智能制造有很好的基礎,因爲南京既有很好的軟件信息技術基礎,也有很好的裝備制造基礎。

——陳柳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2021年底,南京出台了《南京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1—2023)》,提出“到2023年全市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達70%”的總體目標。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在江蘇南京濱江的一個電子車間採訪中看到,卡件測試线上的機械臂正在忙個不停,這個按照工業4.0標准建設的智慧工廠,全面採用自動化生產线、自動檢測設備、智能倉儲設備、智能物流設備、車間環境與能源自動監控優化系統,智能設備數量已佔總設備數量的90%以上。

智能制造概念近年來火遍大江南北,但是許多中小企業卻還是摸不着門道。爲了回應產業界關切,促進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南京聚焦數字化轉型、培育“智造”人才,培育一批“智造向服務轉型”的典型企業,以智慧服務驅動智能制造。

智慧工廠“樣板間”爲中小企業立標杆

“以前,制造整輛地鐵車廂需要1個月,現在有了智能制造,僅需1周就可以生產出一輛地鐵。智能制造和傳統人工相比,一是大大縮減了生產周期,二是生產出的產品質量也大大提升,更加精細。我們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已應用於軌道交通、機械制造等多個領域。”江蘇中車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數字)副總經理徐修俊說。

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具有深厚的軌道交通生產制造基礎,中車數字建構的工業制造多業務協同系統,從“智能制造+業務協同”入手,結合工業互聯網技術,形成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與企業業務融合的完整制造體系,軟硬件聯動,滿足了高端裝備復雜零部件的個性化定制需求。

與中車數字不同,南京科遠則可以爲電力、化工、冶金企業再造一個“智能工廠”。南京科遠副總裁沈德明表示,電力、化工、冶金等企業的共同特點是連續運營。這些行業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相對較高。根據採集的基本信息,就能夠提供較爲完善的工業互聯網服務。

近年來,化工行業的安全、環保問題屢屢見諸媒體,智慧化工園區已經成爲工業4.0時代的必然趨勢。在南京科遠精心打造的智慧園區綜合監管平台上,園區各類信息與平台對接,安監、環保、應急救援等板塊互通融合,實現實時監控預警與過程跟蹤。

撐。專注技術服務的東奇智能研究院由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費樹岷教授等10余名專家發起創辦,研發人員佔比達66%。近年來,研究院圍繞工程建設智能化、工業制造與機器人、水環保、農業信息化等多個板塊,开展了大量的成果落地以及試點示範。形成了前瞻技術研發、科技企業孵化、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集聚爲一體的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圈。

而另一家高校背景的企業——南京工大數控科技有限公司,則通過與南京工業大學共建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等產學研合作,爲行業輸送了大量智能制造專業人才,在新品研發和生產制造等崗位發揮重要力量,有效提高了綜合服務能力。

在南京東郊的麒麟科技創新園,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30多所高校分布在園區周圍,爲智能制造發展提供豐富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麒麟科創園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虞行表示,園區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其以南京麒麟科技城爲發展載體,以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爲核心,集聚中科院系統科技創新資源,已初步形成中科院“1+N”(國科大南京學院+多家中科院研究所)創新發展體系,並努力引進省內外知名高校的科研機構,打造“一院多校”科技創新布局。

聚合力量培育智能制造最強大腦

智能制造時代,“智造”人才的培養成爲各界關注的焦點。南京東奇智能制造研究院費樹岷教授表示,智能制造向服務業轉型就要提高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包括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制造裝備本身的智能化,以及管理上的智能化。“就是要把服務智能化做起來,向服務要效益。”他說。

高精尖的技術服務需要高精尖的人才支

智能制造爲產業轉型發展賦新能

走過20年歷程的南京六合數控機牀產業園從零起步,現已集聚了56家數控機牀企業,涵蓋了PCB成型機、PCB鑽孔機,專用機牀、立臥加工中心、立式龍門導軌平面磨牀、數控車牀等。

“產業初步形成集群化發展態勢,加工鏈條也相對完整,形成了覆蓋模具—鑄造—機加工—熱處理—研磨—機牀整機的較爲完整的產業鏈條。”南京市六合數控機牀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李廣田說。

在南京江北新區,圍繞智能制造產業園聚焦電子信息和大健康兩大產業,園區正一步步壯大產業能級。據了解,圍繞產業布局,江北新區支持、鼓勵企業加強算力研發,打通關鍵堵點,提升軟件適配能級,打造硬件、軟件聯動的發展格局。

“南京發展智能制造有很好的基礎,因爲南京既有很好的軟件信息技術基礎,也有很好的裝備制造基礎。”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陳柳表示,智能制造本身是一個重要的產業,它一方面涉及到信息技術、軟件、人工智能等軟件技術,另外一方面涉及到傳感器、智能裝備等智能硬件。

在數字經濟時代,智能制造可以爲產業發展賦能。

陳柳表示,以智能制造爲基礎,對企業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將一系列的雲技術、信息技術等用於發展、延長各類產業的產業鏈,提高自動化水平。同時,智能制造還可以爲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一個相對低成本、高效的技術共享平台,爲廣大中小企業服務。



標題:南京:給制造業裝上“數字引擎”

地址:https://www.wellnewss.com/post/1877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導讀